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简介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的历史可追溯到1972年我校设立的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学院设有自动化(含中法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机器人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为国家一流专业、山东省特色与品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山东省一流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院在高密校区设有自动化系,包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含3+4本科)两个本科专业。

学院拥有工业装备与控制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控制工程、电气工程2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于2011年获批山东省重点学科。

学院现有教师118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飞天学者1人,泰山学者2人,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54人。此外,聘请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学院设有6个专业教研室、2个基础教研室和2个实验中心。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纵向科研项目5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杰青项目、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等10余项,科研经费1700余万元;此外,学院教师紧密契合国家、区域和行业需求,及时解决“卡脖子”和痛点问题,承担企业委托项目121项,合同额4500余万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山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960余篇,其中,Automatica、IEEE TAC、TSMC、TCYB、TNNLS等国际顶级期刊论文110篇。

围绕化工产业高端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李少远教授团队提出了全流程优化运行理论方法,开发了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运行工业软件,解决了化工生产过程动态模拟“卡脖子”难题;与软控等头部企业合作,针对轮胎装备工业智能研发及产业化,提出了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协同感知、柔性调控理论与技术。面向国家航天领域重大需求,邵巍教授团队开展了行星表面特征提取跟踪与快速运动估计方法,应用于“2030前我国深空探测发展规划”及火星探测任务方案论证,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体技术方案确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被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师吴伟仁院士认为是深空探测方向的重大研究成果。

学院拥有山东省深空自主着陆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拥有青岛市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深空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技术创新中心、青岛市工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市级科研平台;此外,学院设有自动化研究所、自主导航与智能控制研究所、机器人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学院在校本科生1900余人、研究生300余人。学院非常重视本科教学工作,成效明显。近五年来,学院教师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工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加强教学设备投入,先后获中央、地方共建资金、山东省骨干学科建设资金以及学校专项经费2200余万元。目前,学院拥有高级过程控制实验室、控制仪器与控制装置实验室、DCS工厂实验中心、电力系统动态模拟实验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实验室、PLC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智能仪器与嵌入式工程实验室、智能机器人系统实验室等29个教学实验室;此外,与国家电网许继电气集团合建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与日本三菱公司合建FA实验室、与美国微芯公司和台湾中颖公司合建虚拟仪器联合实验室、与美国ADI公司合建数字信号处理联合实验室、与美国OTI集团公司合建ETAP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联合实验室、与海信集团合建智能交通系统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联合实验室、与精锐视觉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合建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

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学院开展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制造挑战赛、智能车大赛、工业自动化挑战赛等一系列赛事,平均每年参赛学生达1000余人次。

学院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每年都有本科生、研究生考入“双一流”高校深造,近30%的学生考取研究生。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热忱期待您的加盟!

(更新日期2024年2月)



Copyright © 2005-2008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