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9日,以“新质驱动,规划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工业控制系统前沿论坛在山东青岛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办,青岛科技大学承办。
11月8日举行论坛开幕式,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沈文青同志到会祝贺,并会见了参加会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孙优贤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柴天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特聘顾问、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青岛科技大学教授李少远致欢迎辞。他指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工业控制系统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亟需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推动技术、教育、产业深度融合,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控制新生态。

11月9日,中国工程院孙优贤院士、柴天佑院士、郭雷院士分别作题为“过程控制的光辉历史与未来”、“工业控制智能化发展方向”、“仿生智能-从方法优化到系统进化”的大会报告,系统回顾了我国过程控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工业控制智能化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仿生智能”“系统进化”等前沿研究方向。报告内容思想深刻、视野宏阔,激发了现场嘉宾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

论坛还特邀华东理工大学冯恩波教授、青岛科技大学蔡文剑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大模型与过程控制工程教育融合”“智能控制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等主题作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控制领域的深度融合,系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专家们的精彩报告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示。

9日下午,组委会组织与会代表赴青岛五四广场、八大关开展红色教育活动。代表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感悟青岛红色文化底蕴,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激发了科技工作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勇担科技创新使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大会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产学研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论坛不仅为工业控制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也为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了新的动力。
作为承办单位,青岛科技大学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师生志愿者为论坛顺利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李少远教授的带领下,学院组织了由骨干教师、研究生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共计三十余人,全程参与大会各项筹备与会务工作。从嘉宾接待、场地布置到会议引导、秩序维护,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保障了论坛的高效、有序进行,展现出青科大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与服务意识。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携手各界力量,共同书写工业控制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